走了20余年的互联网一度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人们依次参透出了“流量为王”、“内容为王”等核心商业模式,从Web1.0到Web2.0有着不同的赚钱逻辑。当人们以为抓牢了这些核心商业模式就能“一招鲜,吃遍天”时,万万没想到,近年来又出现了号称重构互联网的Web3.0,最近的AI出来差点直接把桌子给掀了。
当下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最俗的问题:过去的“老套路”很可能不再那么有效,那么未来到底靠什么赚钱?
01
从Web1.0到Web3.0,互联网“淘金”简史
互联网出现之前,人类史上出现过许多赚钱逻辑,比如说“信息差”生意、“卖水”生意等等。后来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也诞生了许多新的盈利模式。
Web1.0,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上传到网上供人们检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差的门槛,比如当时的阿里巴巴黄页就是把商机信息搬到互联网,此时的“网民”数量很少,商业转化率很高,有人来就有钱,“开荒”的互联网企业们最重要的事就是各种拉新,彼时的草根创业者(不乏现在已经是大佬的人物)通过疯狂的往互联网堆信息从搜索引擎获取流量赚到第一桶金,当时“流量为王”名副其实。
Web2.0,互联网应用生态大爆发,各平台都拥有了大量用户,竞争也进入白热化,只是把流量引进来也未必能够转化,慢慢人们发现只有流量越来越难赚到钱了,就像很多人只发名片而不知道对方会不会随手扔了、地推要求加微信却不知道对方回头就删好友一样,重要的是用户得留存才能通过“细水长流”的方式赚到钱,这时便出现了许多平台通过UGC(用户产生内容)来提供多样化的内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来增加粘性,再把获取到的用户信息大数据用以投放广告等方式盈利。
各个互联网大厂都转变思路从自产内容转型到自媒体平台,什么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号、搜狐号….就连银行、支付宝们也纷纷搞起了xx号,自媒体号主们只需专注于提供优质内容就能获得平台算法推荐的流量和广告分成收益,于是又有了“内容为王”这种说法。
到了Web3.0,互联网已经鱼龙混杂,经历多年的“血洗”,人们开始排斥各种平台的商业信息和广告,同时对以利用和出售用户信息为生的互联网寡头公司充满了警惕,如今即便留住了用户,获得信任并创造成交也已经越来越难,那么如果让平台上的用户都成为“家人”一样“赶都赶不走”的利益共同体呢?通过权益Token让每个人都成为平台的“股东”,既改变利益分配方式又能成为数据和资产的真正主人,形成多方共赢模式。价值源自共识,这或许是每个进入加密世界的人都会有的深刻认知之一,或许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暂且简单归纳为“共识为王”。今年初,突然刮起一阵ChatGPT的大风,让人们开始意识到 AI 正在掀桌子,剑指过去的信息差、流量为王、内容为王等核心盈利模式。事实上,AI早在Web1.0时代就开始介入了,以不断智能化的搜索引擎为例,正在让越来越多原本不专业的普通人也能从互联网快速获取专业的信息,逐渐破除了“信息差”的壁垒,同时AIGC的出现对“内容为王”也造成了重大威胁,内容生产者们开始要和AI抢饭碗……
总结一下:
Web1.0 流量为王:网站提供内容,把用户拉过来
Web2.0 内容为王:用户提供内容,平台负责流量并分成,把用户留住
Web3.0 共识为王:平台属于用户,用户参与共建,成为“家人”
AI把桌子一掀:全部重来?
02
AI和Web3时代淘金趋势
上文中,从Web1.0到Web3.0的盈利模式演变有着独特的联系,那么Web3.0和AI同时发展的时代,又可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一成不变,它随着技术革新悄悄地转变,我们只需抓住主线趋势,摸索着跟进:
(1)AI与Web3的融合趋势
AI利器无疑对人类帮助巨大,但带来的杀伤力亦令人非常棘手。实际上Web3已经开始提供解决方案,近期热议不断的WorldCoin就是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基于对AI带来潜在问题的深刻见解下创立的Web3项目。人类对AI的不断深入探索,不可避免的它将替代人类完成大量工作,失去工作的大量低收入人口大概率将带来社会的动荡(比如动不动上街零元购),尽管WorldCoin争议不断,但通过Web3的形式公平、公开、不泄露隐私的情况下的无国界UBI(无条件基本收入)是目前最优解,不论结果如何,它都是一项颇具前瞻性的社会实验。AI不仅不利于就业率的提升,其带来的超级能力大概率将被巨头充分利用,手握天量大数据的寡头将会有前所未有的“权力”集中,普通人将越来越缺乏抗衡之力,人们的隐私等各项权力越发难以得到保障。这也是为什么各国监管都在密切关注AI、数据、隐私等问题。目前这些难题的解决方案,还得依靠Web3来解决,它从Crypto底层继承而来的权力下放、隐私计算等能力直击AI痛点。
另外,AI对算力的需求是巨大难题,而Web3带来了“物美价廉”的分布式算力供应。
反过来,Web3的难题,AI也在提供解决方案,比如Web3社区早期Token分配时“羊毛党”的“女巫攻击”一直是创业团队们头疼的问题,目前已有团队启用AI对大数据进行筛查,剔除恶意“女巫攻击”地址,更加公平的早期token分配让创始社区更加纯净。Chainlink等预言机Web3中间件正在探索使用AI来提升上链数据的质量,同时通过AI驱动的智能合约增强决策过程,并提高关键基础设施和经济过程的整体信任和透明度。
总的说来,AI和Web3或者说与區塊鏈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成就是未来一大趋势性机会。
(2)娱乐产业包括元宇宙变得越来越重要
未来,人类大部分工作都交给了AI,或者说人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之后,人们必然会有越来越多非工作时间。俗话说,“人没吃饱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了就有无数个烦恼”,未来需要多种多样的娱乐产业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与此同时,很多需要“日晒雨淋”的艰苦工作都会交给AI机器人,大部分人会选择在元宇宙中安逸地完成各项工作, 这也是人类社会通过工具改变生活的一种自然演变过程。
(3)AI+Web3互联网平台
无人驾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餐厅酒店器人等越来越智能化和普及化的未来,正如前文提到的,巨头们通过掌控这些人工智能软硬件,既能节省大量劳务报酬支出,又能无限度扩张,这会导致巨头权力过大的问题,这是监管层和人民不愿意看到的,一定会加以限制,这就给Web3的DAO组织创立新型“共享经济”平台奠定了基础,同时一些互联网巨头也将被迫进行底层上的修改,权力下放,成为一个工具开发者,或者DAO的一员,加入共创开放性平台。
设想一下,一个Web3 DAO组织成立了一家“美团”公司,由基金会部署外卖平台、对接商家、采购送餐机器人等事宜,公开透明地收支每一分钱,每个DAO成员既是用户也是“股东”。再者拥有无人驾驶汽车的车主,还能加入Web3共享经济打车平台,车主不用车的时候躺在家里休息,无人驾驶汽车自动在平台接单出门“打工赚钱”….
互联网厂商们也可以为人们量身定制符合他们生活习惯量的个性化生活助理机器人,帮你处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满足各种需求。这一点有点像抖音背后的视频推荐算法,它知道每个人喜欢看的视频类型,一直推荐一直刷……
同时,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被传统巨头掌控的话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它需要基于Web3的平台安全执行各种任务的同时,保护每个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和资产不受侵犯。
(4)普通人的机会
过去一些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如微软、苹果、腾讯、Meta、阿里巴巴等等,普通人几乎是无法获得类似它早期投资人那样动辄数万倍回报的参与机会的,而Web3现在依然很早期,Web3平台开放、分散的特殊组织形式注定了任何人都可以早早参与。
事实上加密社区早已出现了不少普通人“神话”级案例了,未来万亿市值的Web3平台们,又将造就多少普通人的逆袭呢?持续关注和体验技术创新应用吧,有热度高的新应用出来,不怕麻烦低成本地去体验就对了,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这可能是普通人在web1.0、web2.0当中完全得不到的公平机会。不过要注意的是,普通人也可能因此将面临更多的风险。
(5)共识为王的时代,社区是关键的一环
完成任何交易的前提一定是先达成共识。未来的Web3社区拥有让社区成员像”家人”般齐心协力的魔力,这些方面的优势很明显,但在大谈“权力下放”的今天,社区治理成为了待解的一大难题。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过去一些成功的Web3项目都是社区量能足够强大的,而那些社区建设失败的项目,即便是明星团队也很快溃散一蹶不振,生态犹如一盘散沙。
DAO注定没有传统公司那样高的决策效率,Web3创业者们越发要重视社区建设,既然推开了这扇大门,就要保持初心,这是任何Web3项目长期保持活力的源泉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都Web3时代了,很多创业者还是一味的尊崇“流量为王”,不是说流量和内容不重要了,而是引流后如何留住并成为铁粉。总的来说,社区需要形成强大的共识基础来凝聚“生产力”,通过Web3的激励机制持续激励成员们为社区的共同目标贡献力量。(6)老逻辑依然有效,但需适当升级
新事物新风口来了,伴随不少人的焦虑,于是各种卖教程、做各种工具的人出现了,AI教程、GPT套壳等,包括AWS、英伟达都属于卖水生意,做得大小而已,只需适当升级逻辑,不断挖掘新需以捕获更多价值。
尽管AI让普通人能够获得更专业的信息,但前提是工具给你了,你必须得会用才行,记得百度CEO李彦宏反复强调未来会写“提示词”非常重要,说的就是要懂得如何与AI交互。对于大部分不会用的人来说,率先耍起来的人依然能够通过巨大的“信息差”优势赚到钱。怎么观望都等于零,“耍”起来,或许新的路子就会出现在眼前。
03
小结
AI和Web3,二者各有侧重又能相互成就,服务人类,Web3是AI继续发展的刚需,AI要发展,大概率是绕不开Web3的。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担心被AI所取代,也无需害怕它的能力,而是去努力适应和采用,每一轮新技术带来的潮起潮落都会有新的规则变化,同时也会带来更多新的需求。
关于AI和Web3的思考还在继续,期待我们能够挖掘更多新的趋势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