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虚拟现实被业内认为是下一代通用性技术平台和互联网的关键入口,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2022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五大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在2023世界VR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配合《行动计划》的推出,以南昌为代表的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在“政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和应用创新活跃,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终端产品加速迭代创新,头戴式、一体式、移动端、消费级眼镜等各种形态“百花齐放”,体积、重量、续航、散热等关键指标持续优化,用户在视觉、操纵、舒适感方面的体验不断增强。融合应用成效显著,虚拟现实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在工业领域,虚拟现实已成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赋能产品研发、装配、维修等环节,实现工业制造全流程智能化和一体化;在医疗领域,MR医学虚拟教学系统、外科手术可视化AR系统等应用案例层出不穷;在文化领域,虚拟现实技术逐渐走向规模化应用,频繁出现在演艺娱乐、体育赛事、智慧景区、文物修复、虚拟拍摄、虚拟直播、展览展示等场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区域创新发展动能逐渐显现。江西、北京、广东、上海、山东等地正在成为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重点企业的主要集聚区,带动引领作用不断增强。2022年,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落地南昌,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徐文立强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cn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和要求,持续推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将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再上新台阶。下一步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
加强关键技术融合创新。鼓励产学研用各方加强创新合作,加快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不断提升虚拟现实终端产品的易用性、舒适性。加快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建设关键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链各环节整体提升。
加速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持续推进《行动计划》落地实施,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推动虚拟现实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体育健康等重点应用领域规模化发展。
加大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力度。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加快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的发展。发挥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加快优势企业培育,特别是虚拟现实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加深国际交流合作。坚持开放共享原则,不断拓展虚拟现实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渠道,鼓励国内外各方开展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互动,共同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打造合作共赢发展新局面,共享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红利。